新手个人站长和中小企业在购买香港服务器的时候,该如何避坑呢?谨记以下几点,让你轻松买到好的香港云服务器:
1、价格不能太便宜,便宜没好货这是“至理名言”,也是生活中所有交易的真实写照。
硅云,一直践行稳定、低价策略。硅云已经算是行业内对成本管控非常极致的服务商了,在保证品质这个前提下,硅云的所有促销活动定价利润率基本在0%~8%以内(是业内性价领先的梯队),毕竟硅云的经营目标是长期服务用户,而企业想要长期服务必须有一定的利润,最好是微利。(注:硅云的“新人免费首年域名注册活动”是硅云将多余的盈余拿出来补贴用户,保证长期低利润的正常商业行为)
科普一下:香港云服务器的成本包括:①机房机柜的租用成本(主要就是电力成本,服务器是很耗电的,机房冷风空调恒温系统得24小时不中断)占总成本约30%;②网络带宽成本(尤其是直连内地带宽的成本,比如CN2、CMI等)占总成本约20%;③服务器硬件成本(一般按3~5年均摊折旧)占总成本约20%;④人工成本(得发工资吧)占总成本约15%;⑤推广成本,这个因各个商家而异,通常占总成本约15%。参考下图:
以硅云香港云服务器的最终优惠价举例,1核1G1M约为220元1年,2核2G2M约为550~600元1年,2核4G3M约为900元1年,4核8G5M为1800元1年左右,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相对划算的,但是小编发现最近几年有的商家给出的低价真的令人瞠目结舌!
比如现在市面上就有商家给2核2G2M的香港服务器定优惠价为250元1年、1核1G1M直接干到130元1年,小编看过更有甚者将4核8G5M的香港云服务器(1年)直接给到了硅云优惠价的6分之一,仅仅约为300元1年,更令小编咋舌的是,它页面居然写着“续费同价”、“最长一次性买三年”,太神奇了,因为小编作为业内人士深知这个售价连分摊机房的电费都覆盖不了,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咱们来举个例子。
某不知名商家A的香港4核8G5M不限流量,宣称配备直连中国的带宽,商家A的官网显示承诺99%可用性,定价为300元1年,这个成本可能只够付机柜的电费成本。
至于商家A的其他成本诸如硬件成本,那就只能靠超售了(本来一台物理机开20个VM到顶,他得开100个),不仅超售,采购的硬件肯定是劣质二手超龄服务器、内存和硬盘,更不要谈什么网络稳定性,因为它采购的肯定是经过多手分销(N道贩子)、东拼西凑来的网络带宽线路;至于人工方面,应该是一个人干研发、售后、客服、运营的活,推广靠低价当噱头省掉推广费。
这种服务器的特点就是不稳定,网络线路要经常割接、维护,因为经常抽风,物理母机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宕机得重启一次,往后就更加频繁的重启,令用户苦不堪言。这种模式的商家,长久点的能维持运营两三年再跑路算是不错的,而更多的是一两年就跑路的,因为它一遇到风险——比如某段时间运营规划没把控住、比如质量没把控好、销售圈用户的规模始终没达到预期,很快这类商家就不得不选择卷款跑路,欠着机房的款、也卷走了用户的预付款。也许它的初衷并非跑路只是想赚点钱、服务好客户,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跑路,因为结局早就注定了不得不跑路!
所以,碰到这类超低价的HK服务器商家,不要庆幸它现在有多低价、多稳定,因为跑没跑只是个时间问题,你可能恰好买在了它的稳定期,跑路是肯定的。每年都有不少从跑路商家那边分流过来的用户向我们诉说自己的遭遇,只恨没有早点备份数据。
我(小编,一个理工男)见过很多这种商家,官网域名通常是xxxyun、xxxxhost...,在各处打广告,基本上一两年后在网上就已经能搜到这类低价商家的消息了——官网打不开、售后无处找、数据没法要回,通俗地讲就是跑路了。这类商家就像野草一样,春分吹又生。
靠谱服务商并不是 不会出现故障的服务商,而是有长期稳定经营目标和基础的服务商,这个基础之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价格,它的价格一定不会太便宜,要保证你的服务商能活下去、服务商活不下去肯定就意味着跑路。
2、警惕那些“可用区/机房地区”特别全的小厂商,产品类型很多、看起来很有实力,其实经不起推敲,尤其是公司刚成立3年以内的。
小编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家之前没听过名字的厂商(这里就称它为“商家B”吧),它家的官网看起来还是挺正规的,备案许可证啥都有,但是成立时间居然是2024年,而且产品地区、类型特别全——“香港云服务器、美国云服务器、日本云服务器、台韩服务器”一应俱全,而且光是香港云服务器这一地区就有多达6个产品类型,比如什么“CN2云、国际轻量云、大带宽云、站群云、流量型VPS等等”,更令人震惊的是“商家B”的价格只有硅云的1/4,如此的补贴力度、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多么有实力的“大”厂商,能做到这么财大气粗?
如上图(“商家B”的官网产品分类很多,提供多个地区、多种服务器分类,但其网站底部显示的备案和许可证竟然是近期2024年才获取的),小编查了下该企业的信息,才发现这是一家妥妥的个人小作坊服务商,至于为啥有那么多机房产品和服务器分类,原因只有一个——“商家B”的大部分产品其实是分销其他厂商的,或者自己不同机房可能最多就托管了一两台物理服务器,这种你敢用吗?
很多人有一个固定思维,认为商家的VPS云服务器产品的分类越多、产品机房可用区越多,就越像是有实力的厂商,这一点心理被大量不良商家利用、拿捏得死死的。其实真实情况却相反,除了阿里腾讯这些大型综合云厂商能有如此多的机房区域、产品分类外,像硅云等专做海外云服务、深耕多年的中小型云厂商基本都只是专注一两个区域。硅云成立了8年,如果算团队萌芽启蒙阶段从2013年开始则已经有11年了,虽然我们的用户量已超过13万,但我们仍然在深耕香港云服务市场,目前的产品仍然只有香港云服务器、香港虚拟主机再加个美国虚拟主机,可用区也只有3个,从这点上你就可以看出“商家B”有多么离谱了,至于“商家B”为啥能做到如此低价,可以参考第一条警告——说明他代理的货源商也都是一些做超低价云服务器的厂商。像“商家B”这类厂商基本上没啥人用,因为只要是有点买云服务器经验的站长都知道这种就是不靠谱的,相当于把钱扔水里。
再来看看“商家C”,这是小编近半年经常在某站长圈里看到有几个站长在宣传的一家,这家(“商家C”)的价格同样超级低,甚至经常会推出“永久服务器”活动(一次付费,终身使用),这可是典型的大雷啊!“商家C”也是跟“商家B”一样的情况,可用区一大堆、产品类型一大堆,营造出自家的强大实力,但细心点的童鞋可以很简单的辨认出来,比如查阅一下企业注册信息就可以知道“商家C”的主体公司注册时间为2022年,备案时间和获取许可证时间为2024年,典型的一家个人小作坊厂商。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图片,这是“商家C”在2024年12月中旬发的公告:
我想你一定也震惊了,一条内存条故障就导致整个所谓的“可用区”被影响,一颗CPU故障,同样导致整个所谓的“可用区”关机维护三四天,这是在开玩笑么?其实这意味着它说的一个“可用区”就是一台实体物理服务器,可能是租用了某个上游商家的一台物理服务器,也可能是送去机房托管了一台物理服务器,“商家C”连整个机柜都租不起,所以更不要说网络带宽、IP地址了,肯定都只是按月或按年合约租的,网络肯定不是和顶级运营商直接签合同,因为那虽然稳定但是成本很高,肯定是经过多手的网络带宽,这种模式下的“服务器硬件、网络带宽、IP”任何一环都相当脆弱、承诺的“稳定”毫无意义,服务说断就断。
甚至它说的故障可能只是来自“欠费”、“超用”,比如它可能欠机房托管费被上游直接关机、比如长时间占用大量网络被N手网络分销商给停拔掉了线路(非一手网络拔线是很常见的,因为每一环的经手商都有可能拔线),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商家的托词可以层出不穷,好像所有的小概率事件都发生在它家。
而在这份公告之前,“商家C”还在前月还发布了另一份公告,如下是弹框截图:
它家的香港可用区都做到了“八区、九区”这么大规模了,那机房还能出现电力维护6小时,还必须得停机维护?这种机房存在吗?
根本不存在,数据中心机房都是双电冗余设计,维护的时候最多只是对单个电力线路进行维护,另外一个电力线路可以继续正常供电以保障服务的稳定。看过实体服务器的童鞋都知道,实体服务器都有两个电源,需分别插入机柜两边不同的两个供电接口,当一个供电接口出现故障或停电、维护时另外一个接口是不会受影响的,因为两边电力来源不同,电力维护基本不可能造成停机维护,如果说电力维护一次,整个机房的服务器就得关机,那谁还敢租这种机房的机柜?可想而知“商家C”这是在胡编乱造,至于停机维护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滥用、超用资源让上游给停机、停网警告了。
科普一下什么是“可用区”:
以阿里云和硅云为例,阿里云在香港区域有3个可用区,早年是以“香港一区、二区”进行命名的,后边为了方便,改成了字母,三个可用区分别从B开始命名为 可用区B、可用区C、可用区D;
而作为专注香港云服务的硅云,虽然已经坐拥13万用户,但在香港也才开放了2个可用区,分别为 香港一区、香港二区(香港三区仍在筹备中),在美国区域也只开放了一个可用区即美国一区(仅虚拟主机业务)。小编不知道阿里云一个可用区有多少个物理机的规模,但是以硅云为例,单个可用区(如香港一区)就有五六百台实体物理机、以及众多交换机、路由设备、防护设备等组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可用区是应该有一定规模才能这么称呼的。
3、慎买限制每月流量的服务器
建议最好选择“包带宽(固定带宽)不限流量”的服务器,宁愿带宽小点也不要买限制月流量的,别以为流量用不完,一遇到CC、DDOS攻击就准备钱包吧。如果万不得已或商家只提供限月流量的机型,流量包也得配大点以防遇到流量型攻击产生超额费用,一般低于1T流量(1000G)的套餐建议弃用。
4、拒绝赠送时间的。(PS:充值送余额的也一样)
买一年再送一个月、三个月(或者直接标15个月价格=12个月送3个月),有的商家甚至喊出买2年送1年、买1年送半年这种花式营销套路,这些都是滞销产品,硬件不行容易坏,商家容易跑路。(续费1年送3个月等续费送时间的也是一样要避开)
至于宣传做活动“充值1000送50”这种的商家,大概率也是不靠谱的,想一想为啥商家会想让你充值?想想跑路高发群体——理发店、美容院和健身房的套路就知道了。
如果有卖“永久服务器”(一次付费、终生使用)的就更加不要相信了,看到就要拉黑呀!(像极了爱情,那令人向往的、骗人的爱情)
5、不要买标注了“禁止高峰期长时间占用直连优化加速带宽线路”的香港服务器
高峰期不能用直连线路,那直连有啥用,那还叫香港云服务器吗?
PS:香港服务器一定要选包含CN2、CMI等直连线路精品带宽的,不然内地访问和远程操作都会很卡(有直连线路的香港服务器成本会上涨,选择的时候价格千万不能过于便宜,多对比)。
6、不要买注册地不在国内地区(中国大陆)商家的香港服务器
人们常说的提桶跑路就是躲起来或者跑到国外就不用受法律约束、不履行消费者权益,你倒是好买个国外商家的不就意味着直接跳坑里了!(注:认准只买中国内地企业服务商的产品,因为服务器是需要售后服务的,即使商家的注册地在中国香港或澳门的也不要买,只买内地合规企业的产品。)
PS:商家官网底部通常能看出企业注册地是不是在国内,国内商家必须得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香港或海外商家则无法获得该证件。只有国内的正规商家的消费才能开发票,香港或海外的商家开不了。
7、不要买那些带宽给得很高、而且还不限流量的
要知道商家不是搞慈善,带宽高低、是否限月流量只能二选一!要么小带宽+不限流量,要么大带宽+限月流量。(尤其针对含CN2、CMI等直连线路的香港服务器,动不动给10M、20M、30M CN2的低价香港服务器看都不要看,随时提桶跑路的商家)
8、不要在意网络上对某个商家服务器的负面评价。
能被骂还一直多年稳定经营的说明该商家肯定有一批忠实用户,有忠实用户就说明这个服务商的产品在某个细分场景存在优势。要知道没人骂的商家才可疑,要么成立时间太短用的人太少还没有人骂、要么就是每天只干刷好评工作来压制负面评价所以你搜不到负面。跑路商家并不会复出,而是换个品牌继续低价经营,所以新成立的品牌没负面消息很正常。(PS:阿里云、百度云、硅云、华为云这些厂商也经常被骂,阿里云香港机房、新加坡机房最近几年也经常大规模故障,负面帖子一堆反而正常,我们只看好坏的比例就行了)
9、域名在哪里买都一样
不要觉得域名也要跟服务器在一起买,域名是自由开放的产品,哪里买都可以,不要被商家忽悠花高价买域名,硅云可以免费领取一个顶级域名(新用户,首年免费)。
10、怎么分辨商家是否靠谱?
很多人说,上面的道理我都懂,但是真正开始选择的时候,看着商家花里胡哨的促销介绍,精美UI界面、高端的服务器配置和低廉的价格,自己那颗本已认定这是一家不靠谱的商家的心又开始摇摇欲坠了,又在怀疑这家是不是个例外的良心商家了,该咋办?
再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怎么分辨商家是否靠谱啊?其实看它们官网就知道了,别管它官网多么花里胡哨,纯靠界面是很难分辨的,就连老站长有时候都很难分辨,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看下对方官网的URL构成就知道了,有很多个人小作坊商家的官网使用的是市面上热门的IDC云管理官网系统(别人开发好的,卖给了很多个人作坊当官网系统),据说某套系统当前已经有上千个小作坊IDC在使用(现在10个小商家里9个在用这套云管理系统),既然用的都是一个官网系统,那他们的很多页面URL构成应该都是很相似的,实际上就是这样,比如下面就是某家小作坊的“产品套餐展示页面”的URL:
这台系统好不好咱就另说啊,咱讨论的是服务器商家。IDC云服务商如果连自己的官网都要采购别人开发的,而且还是很多人在用的系统,那么可想它家的安全性该有多好呢?在延伸一点,它家的服务器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些采用了同一套官网系统的商家,他们之间是可以通过开放接口来随意对接其他家的产品的,也就是A商家能卖B商家的服务器,这种方式也就能够解释本文前段介绍的第2点“为啥小商家可用区那么多、服务器类型那么多、网络类型那么多”这个现象了。因为它们很多产品是对接的其他那些采用相同一套官网系统的小商家的。
今天分享了挺多东西的,细心的你已经已经发现了。
好了,就先分享到这里了。以上内容仅仅是小编对于当前主机服务器市场的一些浅显见解,希望大家少踩坑,买到稳定、好用的服务器,助力您业务上获得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选择香港服务器的一些建议”,如您对以上内容有疑问或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追加更新 不靠谱案例商家的公告动态】: